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全力打造国内⼀流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公司

发布时间:2023-02-27 15:09:10 信息来源:王小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十大报告为做好新时代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财投)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守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政府出资人责任,持续增强省属国有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陕西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

一、勇担金融报国使命,充分发挥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公司的重要作用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由各省级财政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主体责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资产管理。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改革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11月陕西省政府同意由省财政厅出资设立陕财投,由此陕西国有金融资本运营管理平台正式成立,对于推动省级国有金融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陕财投自成立以来,在陕西省财政厅正确领导下,紧抓国内金融改革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投融资平台优势,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努力拓展业务领域,初步形成了金融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融资担保、市场化直投四大业务板块,有机结合政策引导性与市场合理性,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助企纾困展业及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聚焦金融股权投资,助力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

陕财投始终坚持将高质量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厅决策部署作为保持长期稳定的根本保障,积极践行金融报国理念,不断优化金融股权投资布局,助力国有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在金融及科创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一是加快金融领域投资布局。围绕金融主业,先后向陕西金资、陕西信用增进、陕西信用联社、开源证券、秦农银行、长安银行、永安保险、陕国投等8家省属金融企业出资93.16亿元,实现了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AMC、信用增进等领域投资布局,扩大了金融企业资本规模,化解了多年积累的风险,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是加快类金融领域投资布局。积极创新拓展工作思路,主动进军类金融领域,向陕西再担保投资23.36亿元,并受让陕西省财政厅所持股权(累计持股72.07%);出资10亿元注册成立陕西省融资担保基金,进一步健全了银保合作机制,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增强了小微、“三农”企业疫情防控下健康发展的信心;出资2亿元注册成立大秦资本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开展市场化业务投资,更好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科创领域投资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向空天动力研究院、天策新材等投资3.1亿元,并完成中科院光机所下属西科控股投资,有力支持科创平台研发投资,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四是加快科技创新领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坚持投融资平台职能定位,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成功注册60亿元科创公司债券并成功发行20亿元,实现了从依赖财政出资到资本市场融资的转变,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助力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西部创新高地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二)聚焦基金投资,着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为发挥好基金投资的市场化作用,陕财投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陕西省6大支柱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带动和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相关基金,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一是聚力抓好基金设立。经过四年的摸索实践,已批复子基金27支,总认缴规模279.97亿元,引导基金认缴62.45亿元,成功参股国家军融母基金,规模90.65亿元,引导基金认缴3亿元;已设立落地23支子基金,总认缴规模194.97亿元,引导基金认缴40.45亿元,引导基金已初具规模。二是聚力抓好项目投资。截止2022年底,已设立子基金累计完成投资项目86个,投资金额49.34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270.69亿元,实现了5.49倍放大效应。子基金所投项目涵盖军民融合、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有效助力陕西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三是聚力抓好基金投资带动效应。子基金投资企业中超过80%的项目营业收入、税收贡献、就业人数均实现增长,所投企业累计增加产值96.8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增加税收3.63亿元;已培育上市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及“瞪羚”企业共计25家,招商引资落地科创企业3家,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增加了活力。四是聚力抓好存量基金管理。完成原有25支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价,以权属确认、份额划转、委托管理等方式完成8支存量基金分类处置,落实省级财政权益18.8亿元,累计收回“十三五”城镇化基金投资本金8150万元。加强存量基金跟踪监督,指导建立信息监管台账,实现基金运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

(三)聚焦普惠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展业。

坚持践行“真普惠、真小微”理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有效助力支农支小。一是着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主动与银行、地市担保机构沟通交流,深挖合作潜力。截至2022年末,与建设银行、长安银行、兴业银行等15家金融机构以及西安、宝鸡、咸阳、黄陵、佳县等34家担保机构签署短期流动性支持业务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渠道。二是着力保市场主体。加快推进流动性支持业务增量扩面提效,发挥好普惠金融稳经济作用,省融担基金累计为“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转贷841户次,投放短期流动性资金突破51.54亿元,将企业转贷成本(日费率)由民间机构要求的千分之三大幅降至万分之三,转贷时间由市场通行的平均15天压缩至3.4天,为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过2.3亿元,创新小微和“三农”服务效果明显,支农支小“毛细血管”作用充分发挥。三是着力服务企业发展。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省融担基金服务对象涵盖21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及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涉及农林牧渔、生产制造、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行业,为解决小微、“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聚焦多元发展,稳步开展市场投资。

紧跟公司发展战略部署,积极打造市场化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注册设立大秦资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秦资本),运用市场化工具为财政资金转变使用方式发挥作用。一是积极推动PPP基金投资。加强与中国PPP基金对接,设立总规模45亿元PPP基金,已完成投资44.6亿元,投资进度完成99%,实际拨款27.18亿元,投资进度居全国第二、拨款进度居全国第一,确保了延黄、合铜高速按期通车。二是积极发起基金设立。陕西PPP基金项目发起设立规模2亿元的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使我省成为全国首批设立该基金的省份之一。目前已投项目2个,投资金额0.8亿元;大秦资本发起设立新基建基金、创新投资基金,现已投资项目5个,投资金额1.14亿元,有效支持了陕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升级。三是积极储备优质投资项目。目前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和新基建基金、创新投资基金已储备拟投项目10余个,部分项目已完成尽调、投资预审等工作,为实质性开展投资奠定了基础。

二、着眼功能定位,兼收并蓄构建省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公司

四年多来,陕财投紧抓国内金融改革发展机遇,坚持把“坚守金融本源、聚焦金融主业”作为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运营的根本要求,以“五个坚持”统领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并把“五个坚持”全面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全过程。

(一)坚持将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陕财投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提升发展能级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核心力量所在。以政治引领统领企业发展,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第一议题”,采取交流研讨、集体学习等多种方式,深学细研、学思践悟,进一步促使企业全体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定印发了《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等党建制度,党建工作责任与任务进一步压紧压实,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工作制度,把党委会调研论证、讨论审议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充分发挥了公司党委的把关定向作用。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要求进公司章程,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进一步明确并加强。常态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挺纪在前,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坚持将主营业务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抓住主营业务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懈怠,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健发展。基于上述认识,陕财投始终把做强做优主业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来抓,坚持资本运营不是“脱实向虚”,而是要更好地“以虚活实”。企业各项业务开展,无论是金融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还是融资担保、市场化直投,都始终使国有金融资本进入实体产业,始终紧扣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厅高质量发展需求,聚集壮大省属国有金融资本实力,围绕陕西6大支柱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落实支农支小发展任务,在促进国有金融资本布局调整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257.20亿元,净资产200.57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7.58亿元。

(三)坚持将基金投资独特优势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政府引导基金作为转变财政投入方式、促进产融结合、推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工具,已成为引领和撬动社会资本,高效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有力杠杆。陕财投注重发挥引导基金投资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重要作用,重视加强基金业务的规范管理,既遵循基金行业的市场规律和商业逻辑,又强调引导基金的国资属性和产业使命,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深入探索引导基金运作的内在规律,在基金业务开展中坚持以财务性投资为主,同时注重战略性投资掌控;坚持把握好投资项目,慎选优选投资项目,注重处理好投少和少投、跟投和领投、投优和投短的关系;坚持把握好GP团队,注重理顺与各基金GP的关系,依托产权关系、公司章程、协议安排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基金管理人的管控;坚持把握好投后管理,树立“三分投、七分管”的理念,着力打造投后管理和价值再造能力,持续提升引导基金品牌影响力。

(四)坚持将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公司对政府授权放权要“接得住”“管得好”,完善的公司治理不可或缺。陕财投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及现代企业管理有关要求,建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党组织成员和其他公司治理主体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紧扣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个核心,积极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权责体系,形成了“党委全面领导、董事会战略决策、管理层执行落实”的法人治理架构,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划清权责边界,提升了科学决策水平。持续推进依法治企和制度建设,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建立了行政人事、财务、投资和基金等近80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管理基础,有力推动了公司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发展,确保公司运营的安全和高效。

(五)坚持将有效防范风险作为企业发展的底线和红线。

陕财投成立以来,积极抢抓机遇,不断拓展资本运营各项业务的同时,坚持稳中求进,审慎经营,将风险防范贯穿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坚持“三道防线”理念,始终把“守正”作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严格遵守市场“交通规则”,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等风险防控制度,推进构建了以法律管控为主的风险防控体系和以审计为主的监督评价追责体系。积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风控文化,推动风险文化向全员、全流程渗透,形成全员重规矩、抓防控、促合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风控和审计部门职能,开展重大经营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协助开展金融股权、基金投资、项目合规审查,提升公司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能力,切实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为公司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公司

扬帆启航开新篇,砥砺奋进新征程。未来,陕财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厅关于国有金融企业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围绕“123456”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服务国家战略、陕西发展和实体经济,以金融力量推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书写踔厉奋发开新局的崭新篇章。

(一)紧抓“党建引领”,汇聚企业发展强大合力。坚持以党建引领公司发展,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第一政治要务,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党组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从实抓好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强化廉洁从业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团队。

(二)紧抓“金融股权投资”,壮大省属金融企业综合实力。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厅决策部署,采用追加投资、增资入股、股权收购等方式,扩大被投金融企业持股比例,做强做优做大省内国有金融企业,有效提升金融投资深度。积极拓宽业务半径,加强对类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科技新型业态及新型研发机构跟踪研究及评估,适时谋划投资,拉长拓宽金融投资链,服务我省重大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发挥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平台作用,持续提升金融资本运营和金融企业管理水平,履行好参股、控股企业股东职责,增强省属金融资本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紧抓“基金投资”,厚植金融服务实体发展潜力。

围绕我省6大支柱产业、23条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联合优质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各类基金,加大重点科创企业、重大项目投资,推动产业链发展基础再造和质效提升。深入推进“基金+园区+产业”的发展模式,引资、引智、引技、引项目,实现从金融到实体产业和载体的有效串联,助力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形成西部区域性引领优势,支持陕西重点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发挥“一带一路”重要区位优势,采用“基金招商”“资本招商”等方式,吸引省外龙头产业在陕投资,促进重点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产业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有效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紧抓“普惠金融”,激发小微、三农企业发展活力。积极构建普惠金融覆盖网络,打通省融担基金、信用再担保、各地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全价值链条,提供全面立体普惠融资服务。落实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分散融担风险压力,提供风险补偿和股权投资,激发地市融担机构开展业务积极性,扩大担保规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以短期流动性支持业务为重点,联合省内各银行、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三农”群体和创新创业项目等市场主体提供流动性支持,助力其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增强小微、“三农”企业发展活力。

(五)紧抓“市场投资”,增强公司自身造血能力。加强与国家PPP基金合作,完成陕西PPP子基金二期设立,争取更多国家资源共同支持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加大市场化投资项目储备,评估筛选优质项目,充分发挥市场化投资灵活性优势,加快推进项目投资,以资本力量助推产业发展。主动对接社会资本和各类专业机构,开展市场化投资,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稳健投资,采用组合投资和分散投资的方式,合理配比资金,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提升自身“造血功能”。